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心得体会   |

【www.junbimeng.com--心得体会】

  8月20日看完蒋勋老师《美的沉思》,在这期间一直给自己压力完成黄姐交待的作业——读后感,但是发现这本书打开了潘多拉的大门,使自己沉迷于其中不愿出来。蒋勋老师用自己美术的专业、美学的宽度、及哲学的高度见解,从上古玉石青铜,讲到宋元书画,一直到明末清初市民美术兴起的理性历史长河到自己对源远流长的美的讯息传递个人感性的沉思。书中涉及古今和中外各方面知识和认识是我这种才疏学浅之人需要饕餮N顿也才能消化其中的冰山一角。能力不行态度来凑(虽然与上交要求时间超时两天),现就个人初步阶段梳理了些许读后感如下:

  一、边看边读的时候,发现自己这些年的书白读了,有将近5%的字需要去查字典或者百度才知道它的读音及含义。

  二、书里的各种专业名词、史料文献、各种朝代信息扑面而来,看到后面,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往回翻的时候感觉还只是脑中一闪而过,所以选择用读书笔记的方式将自己认为重点的知识记录下来。

  三、本书采用通史的结构,以人类经时代变迁,思维的成熟及异域文化影响,使美产生各种不同的姿态:

  1、美起源于生活,人类对物质特性的辨别和利用关键是在上肢进化成手后拉开了“文明”序幕。人类与自然斗争的经验,从流荡游牧的生活改变成农业的定居生活,安份于一块土地上。不但利用这块土生养百谷、牲畜,也利用这块泥土开发制作出陶器、青铜、玉石。生存的本能让我们崇拜自然,对未知世界种种的迷惑让我们信仰巫蛊,图腾,纹样,供奉。在西周中期以后,陕西扶风出土造型简朴端庄、充实而壮大的环带纹铜器传达的是理性人文精神的均衡、安定平复了商巫术之美中过分繁丽激情的部份,成为中国文明的基础。

  2、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后,秦一统山河,让美变得具备功用性,兵马俑取代人殉而存在;长城为了抵御外敌而建造,现在虽没了功用,却依然是美的;汉代的天圆地方,完全实践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儒家文化;魏晋南北朝代中,国家频繁更换生命的变灭逼出了唯美的时代:石雕佛像使人误以为是从石中生长出来的五官,散发着淡然的微笑,让人在淡然接受现实发生的一切;敦煌北朝壁画中有一种犷悍悲烈与静定之美的矛盾组合:一方面是人体处理的公式化,使画面产生静定与肃穆的效果,另一方面隐藏在那静定之下,经变故事本身的悲剧激情,掺杂着强烈煽情的色彩视觉,使中国的艺术经历了一次悲剧性浪漫风格的洗礼。

  3、从黑暗走向光明,唐朝把南北方最优秀的文明之精华加以糅合,产生了盛唐之音,盛唐精致的艺术享受,艳而不俗,华美而灿烂是难以用一种美学规范,它太庞大、太纷杂,呈现了太多不同的面貌。宋朝则进入一个内敛的时间,色彩褪淡、山水画风景回到初始,素净无色的水墨,开启了时代的传奇,对后世影响深远。

  4、元代为少数民族管理的朝代,使汉民族产生了无数遁世的艺术家,开启文人画时代,文人画指的是书法、绘画、文学、人品诸种因素结合,不带政治色彩,更多是对生命、对内心的独白。明清时期,艺术由宫廷/贵族/寒门/士族转变真正的来到了俗世,文人不纯粹是文人,也是画匠、买艺者,由高高在上的雅,到市井生活的俗,美一再延伸着,生长着,循环着,碰撞着……

  上述是我些许的读后感,虽然看完本书让我对艺术还是没多深刻的了解,但却开启了我对美的追求,想去敦煌、去故宫、去江浙细细旅行,感觉今后的旅行会有与以前不一样的视觉与感觉。


美的沉思心得体会1000 美的沉思讲的是什么

本文来源:http://www.junbimeng.com/xindexuexi/34166.html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推荐